生物基材料是以生物質或生物基化學品為原料,通過生物或化學方法獲得的高分子材料,具有固定二氧化碳、可降解、環境友好等資源優勢和性能特性。圍繞生物基材料開發,K&k團隊以植物油、氨基酸、檸檬酸、糖等生物基化學品為基礎原料,基于微流場反應技術,通過構效關系研究,構建生物基聚氨酯、生物基聚酯、生物基增塑劑等為主的生物基材料產品工程。近日,K&k團隊結合前期研究成果以及國內外相關研究進展,應邀在Progress in Polymer Science(Cite Score=41.1, IF=22.6)發表了題為Chemoselective Polymerization的評述論文(https://doi.org/10.1016/j.progpolymsci.2021.101397),闡述生物基材料制造過程中的反應選擇性調控問題。我校生工學院郭凱教授為通訊作者,朱寧教授為第一作者。
生物基材料由于原料組份的復雜性和過程控制的選擇性等問題,導致對過程強化技術要求較高。巰基功能化生物基可降解聚酯是一類高附加值的不對稱聚酯多元醇,在多方面具有應用價值。然而,由于巰基能夠與羥基競爭參與聚合反應,以巰基醇作為多功能引發劑(multifunctional initiator)難以通過開環聚合獲得理想的目標產物,需要繁瑣的保護和脫保護步驟。針對上述問題,K&k團隊將微流場反應技術(Chem Eng J, 2018, 333, 43-48等)與酶催化(Chem Eng J, 2019, 356, 592-597等)相結合,發展了微尺度連續流化學選擇性聚合方法,無需保護基團,巰基醇直接引發開環聚合,選擇性最高可達99%,高效獲得窄分布的巰基功能化生物基可降解聚酯(獲授權美國專利US10214755B2、US10040898B2等)。
在上述化學選擇性聚合(Chemoselective Polymerization)體系中,除了以巰基醇為代表的多功能引發劑,還包括但不限于,含有多反應位點的多功能單體(multifunctional monomer)難以避免交聯的發生,混合單體(mixed monomer)以及混合機理(mixed mechanisms)往往只能得到無規共聚物或者混合物,一直是該領域的重大挑戰。近年來,基于催化劑設計、轉換策略以及外界刺激等,學術界發展了一系列新型可控聚合體系,獲得了傳統方法無法制備的功能高分子與生物基材料,例如,由雙乙烯基單體或者雙環氧單體,可以分別得到側鏈含有雙鍵或者環氧的線形聚合物,含有丙交酯、己內酯、環狀酸酐、環氧化合物/二氧化碳的二元或者多元單體混合物,或者由遵循不同聚合機理的乙烯基單體和環狀單體組成的混合物,能夠得到多種結構規整的嵌段/多嵌段共聚物。該文既對K&k團隊的研究工作進行了總結,也對國內外學者的相關研究進行了梳理和歸納,并且對化學選擇性聚合面臨的機遇與挑戰進行了前瞻性評述,期待對生物基材料的發展起到借鑒作用。